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就在美国还在蒸蒸日上期间,弗拉基米尔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做好了退休准备。

但是在退休之前,他打算再定下另外一个重要项目,那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

欧美国家的经济大萧条,让大量资本企业出现货物囤积的情况。

因为大萧条,所有人都没钱了,以至于货物卖不出去,他们唯二能做的就是节流和开源。

可即使再怎么节流也只是短期间有用,最终他们把目光投放到苏联这片一直被封锁的土地上。

现在的苏联,依旧是国际联盟所封锁的核心对象。

无论是经济亦或是军事,都是最高级别的打压。

然而在大萧条期间,资本家们为了生存,会使出一百种方法来绕开这些封锁,然后将商品出售给苏联。

美国就是通过伏尔加分公司,与苏联进行协商,以便于出售他们的商品。

对于这些商品,弗拉基米尔做出了明确指示。

“我们必须挑选合适的技术和机器,无论是民用轻工业、军事重工业还是农业,我们都要慎重挑选。”

这份指令,让留在美国那边的杜兰特和日丹诺夫认真对待了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大的功劳,就是为苏联带来了工业基础。

工业基础不仅仅是工业材料,还有工业能源。

电能,就是最重要的能源。

第一座伏尔加水电站的建成,标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

然而,只有基础却不代表他们有技术。

沙俄的科技技术很奇葩。

你说沙俄没有科技水平,沙俄却出现了不少拿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且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就是沙俄这里出来的,那可是应用科技水平的集合体。

可是,你说沙俄的科技水平很先进,沙俄的工业技术却出了名的拉胯,就连自己军队内的武器弹药都做不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莫辛纳甘大部分都是从美国那边入购而来。

继承了沙俄一切的苏联,自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必须加强苏联的工业建设。

第一次五年计划里面,玛利亚所参与的项目只有一个水电站任务,而且只是一开始的翻译工作而已。

五年计划内的大部分任务都落在了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的肩膀上,几乎压得他们二人喘不过气来。

而如今,准备开启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同样如此。

弗拉基米尔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了,落在他肩上的不仅只有工业任务,还有计划经济任务。

因此,在弗拉基米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构想之后,便打算将此事全盘交给约瑟夫去处理。

毕竟,他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约瑟夫为接班人。

而且给自己减少点压力,他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计划经济的问题。

这可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项目,弗拉基米尔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计划经济的开端。

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担落在约瑟夫肩上后,他便开始了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进行准备。

“第一个五年计划,让我们获得了基础。”

“这个基础可以让我们获得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竞争可能性,但这只是可能性,而非绝对。”

“如今的资本主义大地震,是一个契机。”

“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也就只有四五年时间而已,而我们要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没从大地震中恢复过之前,立即追赶上他们。”

“要么我们发展起来了,要么我们被彻底打败。”

当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启。

身为总工程师的约瑟夫,立即给第二个五年计划做出了大致方向。

那就是尖端技术与科技的发展。

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底子,第二个五年计划就顺畅许多。

首先是民用科技上的发展。

民用科技自然是离不开收音机、汽车等设备。

沙俄并不是没有收音机,但那是从法国那边进口得来的玩意,要想自我研发国产收音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于是乎,美国那边进口的产品和技术。

汽车方面也同样,杜兰特强烈推荐自己创立的雪佛兰,而雪佛兰也很愿意与苏联合作,于是乎,双方签下了技术交流方面的协议。

伏尔加收音机和伏尔加汽车,就此诞生。

然后是工业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伏尔加水力发电站的成功是卓越的,然而里面的大部分设备都是通过外购得来。

类似于动力设备、调速器、过压保护设备、冷却系统等设备,都是从美国和德国那边进口得来。

进口是方便,可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毕竟,买办发展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这些进口到来的设备,进行逆向研究。

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二项任务,正是对这些高端设备的逆向开发。

而第三项任务,正是军工方面的布局。

尽管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开启了海陆空三方面的发展,但相对于英法等国家,还是略有逊色。

所以他们要加快苏联内的军工革命。

无论是武器装备,亦或是战术打法,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革新。

这是最表面的三项发展项目。

而最重要,且隐蔽性最强的,则是第四项研发项目。

火箭开发。

关于火箭上的开发,政治局内有很多人都表达出了异议,因为这实在是太烧钱了。

这样的担忧,在不久前约瑟夫也同样怀有。

由于火箭上的开发和支持都是从玛利亚这里开始,因此,在怀有担忧之后,约瑟夫率先去找的不是关于火箭的部门主管,而是玛利亚。

见面时,他便开门见山地问出自己的担忧。

“火箭开发,是否太烧钱了。”

第一次五年计划确实让苏联获得了很多提升,而且默克尔有限公司和伏尔加分公司也给苏联赚了不少美元。

如此一来,苏联反而成为了大萧条期间,最有钱的国家之一。

但就算有钱了,也不代表可以随意乱花。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y4vqu/qwvrvqyq.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点小说网封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