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留在非洲内的殖民军,大部分都是参差不齐。

并不是说,这些殖民军就不是英国人,在里面就有不少英国军官,他们或是为了混合资历又或许是在殖民地混混日子。

因为,留在殖民地内的殖民军,无论是训练亦或是作战意识上,都远不如正规军。

有些时候,殖民军内的人数还会出现差错。

例如一支五万人的军队,真正去考察的话,可能就只有两万多人。

说白了就是吃了空饷。

但并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是如此。

留在埃及的英国殖民军,就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原因很简单,埃及太重要了。

无论是苏伊士运河这条黄金水道,亦或是埃及在1921年时期所爆发出来的独立运动,都足以证明,埃及重要且不好把控。

因此,留在埃及的殖民军都会在当地进行训练。

无论是作战力还是组织性,都比一般殖民地的军队都要强上些许。

在明亚省时,第六纵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还是得归功于偷袭,还有那支把守在沙漠的殖民军驻军,本身实力就比较弱。

但是,负责把守在开罗四周的殖民军却非如此。

把守在开罗四周的殖民军共有三万多人,但有两万七千人被调虎离山,调运到红海省处。

直到开罗沦陷,这两万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被忽悠了。

收取到指令后,这两万七千多人的殖民军立即行动,回防开罗。

而在他们开始行动之际,第六纵队已经在科涅夫的指挥下,发起了对苏伊士省的进攻。

尽管早就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但没想到的是,把守在苏伊士运河的英军,居然会这么的硬。

这支英军也没想到,长途跋涉,几乎没有半点休息的苏军,居然会能保持如此凶猛的攻势。

事实上,一开始把守在苏伊士运河的军队并不是这支英国正规军。

但是,自从得知苏联人进入撒哈拉沙漠之后,身为陆军大臣的丘吉尔,便下达了一条指令。

‘从本土处,派出两万英军,驻守苏伊士运河。’

这条指令很快便得到了通过,所以在第六纵队攻入开罗,并且发起对苏伊士省的最后进攻时,这支英国正规军才会与他们交火。

双方都打得十分激烈。

英国人凭借地形优势,再加上有大量的后勤补给,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给他们提供支援。

这就使得英军越打越勇,压根就不怕损失。

反观第六纵队,他们无法补充兵源,即使是弹药,也同样如此。

毕竟埃及的军火库弹药,无法契合他们的武器口径。

有好几次进攻,第六纵队都打得十分顽强,几乎要打进去,距离敌人指挥部只有三百米处。

可最终,还是在巨大的压力下,第六纵队只能减缓攻势。

眼见只差一步就能取得成功的苏伊士运河,科涅夫不得不考虑一件残酷的事实。

他们,是否要转变战略,放弃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

强攻确实有一定几率成功,但只是几率性成功,而且牺牲必然很大。

在一个不可能百分百成功,却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条件下,科涅夫犹豫了。

他是要把第六纵队带出去,而不是牺牲在埃及里面。

由于这是一个决定后续走向的重大抉择,他召集了其他重要军官展开商讨。

是继续强攻,夺取最后一步的胜利,还是开始第三条方向,继续南下,往刚果金而去。

由于对苏伊士省的进攻一直都没有什么成效,这使得军官们内部十分暴躁。

讨论时这道选择题时,几乎沦为争吵。

眼见这些军官也无法做出抉择时,科涅夫便决定由自己来执行。

正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最终,科涅夫选择南下,放弃对埃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这个选择是需要巨大魄力才能做得出来,科涅夫认为,如果是伏龙芝在此,也必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保证士兵们的生存,才是最为重要。

尽管有些军官不太满意这个抉择,但是在hong军一直以来的秩序和执行度,他们会遵从下去。

霎时间,原本猛烈的进攻停止了。

hong军迅速调整战略安排。

在进攻开罗之前,科涅夫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

如果进攻开罗失败,他们就会重新南下,或者重新走入沙丘之地,再绕路南下。

现在南下已经不可能了。

无论是红海省的两万多殖民军,还是固守在苏伊士省的两万多英军,都将第六纵队死死困住。

再一次进入沙漠,是最后的选择。

但这一次,他们有了行军沙漠的经验,无论是物资上的准备,还是对沙漠水源上的探查,都了解了许多。

在加上此次进入沙漠,所要行走的距离,远没有从摩洛哥开始那般遥远。

因此,在难度上会减少很多。

做出决定之后,立即将骆驼和饮用水准备起来。

只留下一个团队兵力做断后掩护,主力部队立即启程。

原本负责进攻的火力,突然间就减弱了百分之九十,这使得防守在阵地上的英军感到不解。

一些军官认为,应该发起进攻,或许苏联人准备撤退了。

一些军官则认为,那是苏联人的阴谋,想引诱他们出去,然后围而歼灭。

双方都说不服对方,指挥官只能选择最保守的方案,等红海省的两万七殖民军回来,但同时还派出一些侦察兵过去了解情况。

侦察兵从过去到回来,花了半天的时间。

待他们回来时才反馈出真实情况。

“苏联人,准备撤离了。”

这消息当即引起苏伊士运河的英军惊诧,英军指挥官迅速做出追击安排。

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队,率先出发,玩苏军后方追击而去。

这五千多人在追到半路中,立即遭到苏军第八团的伏击,损失了百来人后才勉强撤出伏击圈。

害怕苏军的撤退只是幌子,而伏击才是真意图,英军指挥官决定不追了。

反正他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苏伊士运河,确保这里不会被苏军攻占。而且他也看出来了,苏军的行动方向是沙漠。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y4vqu/qwvrvqqw.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