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武昌西临长江,是湖北省会,也是湖北巡抚、湖广总督驻地。该城为长江中游交通枢纽,溯江而上为岳州、荆州、襄阳等重镇,可以进窥湘、鄂、川,顺流而下为湖口、安庆、金陵等,可以进窥赣、皖、苏、浙。

正因为武昌城如此重要,历代湖北官员都重视武昌城防,定期修缮城池。武昌城非常坚固,城墙高二丈八尺,墙底厚六丈八尺,顶厚五丈四尺。

另外,武昌城西临长江,东、南、北皆为护城河,河深二丈,宽二丈八尺。

这武昌城宛如铜墙铁壁一般,比长沙城还要坚固。

武昌一失,天下震动。满清官员也猜出太平军打算夺取金陵,从而进窥东南膏腴之地。

咸丰皇上深感事态严重,不断催促钦差大臣徐广缙前往武昌主持战事。他大笔一挥,取消对向荣的处分,令他以提督衔帮办军务,“提镇以下皆受节制”。

徐广缙不敢前往前线,一直龟缩在后方,实际主持前线战事的是向荣。

向荣是汉人,在桂林作战与赛尚阿、乌兰泰等满大人不和,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咸丰因此不信任他,认为他反复无常。眼见无人可用,咸丰只好重用向荣,令他节制前线各提督、总兵。

要知道,在清朝,提督为从一品,总兵为正二品,就连总督、巡抚都要让他们三分。

向荣对咸丰帝感激涕零,作战颇为积极。

12月22日,罗大纲攻克汉阳。

12月23日,吴捷攻克汉口。

12月24日,向荣就亲率一支精骑,抢在石达开之先,赶到了武昌近郊。

这时,时值冬季,长江水位下降。太平军水营在典水匠唐正才的带领下,正在江上架设浮桥。

向荣只带了少量精锐,不敢单独进攻太平军。他和城内清军取得联络,要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率兵出城,和他里应外合,趁太平军立足未稳,主动进攻太平军。

常大淳、双福只想守住武昌,不敢主动挑衅太平军,亦不敢出城,拒绝了向荣的建议。向荣只好作罢,主动后撤,抢占城外防御要点。

清军消极防御,太平军可要大举进攻了。

东王杨秀清一惯厚此薄彼,他安排翼王石达开在城南阻击向荣,安排北王韦昌辉负责全军后勤,安排东殿大将林凤祥指挥前线攻城。

林凤祥本是西王萧朝贵麾下大将。萧朝贵与杨秀清本就亲如兄弟,萧朝贵死后,林凤祥也就归入了杨秀清麾下。林凤祥作前敌总指挥,在一线攻城的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等大将也都是东王亲信。

客观上,东殿部队装备精良,广西老兄弟多,战斗力强。让他们担任最艰巨的任务,也确实理所应当。

但敢啃硬骨头,也就能立大功。长此以往,东殿部队将越来越强,东王杨秀清的势力也将越来越大。

12月26日,太平军第一次进攻武昌。

这天二更时分,江上起了大雾,林凤祥乘机攻城。太平军释放烟雾,以颜料涂脸,头上插鸟羽,携云梯潜至城下。

可惜,守城清军及时发现了太平军。他们一边用炮石轰击太平军,一边用城头上的“水龙”冲击太平军。

“水龙”是古代消防灭水工具,可以利用水压抛射水流。

1852年,世界处于“小冰河”时期,气温较其他时代偏低。正值冬季,太平军身上淋上了水,很快就结了冰,士气大落。

清朝官员以厚赏激励守城清军,川兵率先缒城而下,和城下太平军短兵相接。

太平军第一次攻城失利,草草收场。

12月27日,太平军土营开始挖掘地道,准备“穴地攻城”。

1月2日,太平军水陆合攻,以观汉楼为主攻方向,无攻而返。

同日,趁太平军进攻武昌,向荣也组织清军进攻洪山要塞,受挫。

1月5日,城内外清军取得联络。是日,突降大雨,太平军乘机进攻,未果。

1月7日,向荣精心准备,调动各路清军,攻克太平军盘踞的洪山要塞。石达开所部15座营盘被毁。

太平军自进抵武汉,一直占着上风,牢牢控制着战场主动权。洪山要塞的失守,是太平军在武昌所遭受的最大挫折,原因是太平军新兵擅自撤退,引发全线溃退。

洪山要塞失陷,清军得以在太平军的包围圈上打开缺口,可与城内守军沟通自如。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uuqw4/v4qeywvu.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