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这个周叔为老不尊,竟敢在主帅面前鼓动哗变。要是放在普通太平军队伍里,早该把他拉出去斩了。

可他是捻子,又是新归附的。以他的年纪,在捻子中想必也有些威望。若妄加镇压,恐怕会激起兵变。

况且,吴捷随身带的亲兵不多,只有七八十人。听过周叔的话,亲兵们怒目圆睁,就等吴捷一声令下,就要把周叔拿下。吴捷心想,大家身处捻子当中,还是耐心说服为上。

他计议已定,示意亲兵们不要轻举妄动,耐心说道:“这位周叔,我且问你。太平军士兵不如捻子精壮,战马不比捻子多。然而,太平军攻城略地,杀得清妖精锐丢盔弃甲,捻子却被地主团勇追着打。这是为何?”

周叔看着大帅,满脸不服,说道:“回大帅,太平军酝酿多年,经过多年准备,所以能屡败清妖。捻子刚刚起事,还不成气候,所以不敌清妖。”

这话说得倒也没错。早在1843年,洪秀全便创立了拜上帝会。经过多年准备,太平军在1851年于广西金田村起义,中间间隔八年之久。而捻子才起事不久,缺乏组织领导。

历史上,1851年,捻子开始起事。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农民增多。直到1855年,黄河决口,江北灾民流离失所,被迫加入捻子,捻子声势才达到高潮。

可捻子反复无常,内部四分五裂,难以成为太平军的“统战力量”。

历史学家往往感叹,说洪杨胸襟狭隘,没有联合捻子北伐。以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部的精锐,辅以捻子的骑兵,必能北伐成功,顺利夺取燕京,从而夺得天下。

其实,捻子彪悍,却也反复,根本不会真心服从太平军。太平军最盛时,捻子不得不借助太平军夺取皖北城市。那时候,太平军打下城池,而无多余兵力防守,经常把城池交给捻子,期望以此笼络捻子,让捻子为太平军效力。

即便在那时,捻子也坚持“就封不就调”,即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年号,但不服从太平天国的调遣,依然自成体系。

英王陈玉成把江北作为自己的地盘,极力笼络捻子。以他的杰出才能和崇高威望,许多捻子头目与他交好。可后来,捻子见他大势已去,终究还是背叛了他。

陈玉成无力改编捻子,太平军也无力改编捻子。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所依赖的只是将领的个人魅力、驭人之术和拜上帝会教义。

吴捷来自现代,又做过连长,知道该怎样改造这些捻子。要不然,让他们随心所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己以后还如何在骑兵营面前发号施令?

吴捷冷冷地看了眼周叔,说道:“周叔此言差矣。太平军不过前年才在金田起事,才一年多功夫,已经席卷南方,清妖望风披靡。据我看,捻子在江北起事也有些年头了,一直不温不火,不说要不过绿营,就连地主团勇都打不过。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捻子不遵号令,各自为战,各行其是。譬如今天,你们已经加入了我左七军,我让你们渡江到江南,你不仅不从,还想拉走自己的队伍。平时尚且如此,日后真要上了战场,你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还打什么清妖,夺什么天下?”

周叔被驳得哑口无言,可他心里依然不服,斜眼傲视着天空,也不向吴捷认错。

吴捷不禁有些厌恶他,若是捻子都像他这样,迟早要哗变。说不定,他们还会在太平军和清军之间左右摇摆、背后捅刀。

历史上,陈玉成少年英雄,何其英明神武,他表面败于清军,实则一败于洪家猪狗,二败于捻子背叛。

周叔这样的捻子,投奔左七军,打着左七军的旗号,从百姓手里抢夺钱粮,却不奉主帅命令,留他还有何用呢?

吴捷脸上露出了杀气。

周洋见势不妙,赶忙说道:“周叔,大帅说得有理。咱们既已投顺大帅,自当听从大帅的号令。”

周围的捻子小头目中,有五六个附和周洋的,也有两三个一声不吭的。那一声不吭的,脸色难看,明显站在周叔一边。

那周叔见附和周洋的人多,不觉有些恼羞成怒,指着周洋喝道:“小洋子,你别以为自己做了太平军的旅帅,就能对大家伙吆五喝六了。做人不能忘本。甭管你多威风,你得时刻记得,是谁带你入的捻,是谁抬举你做的捻子头儿。”

看情形,似乎是周叔带周洋入的行,周洋后来居上,爬到了周叔上头。既然这样,也就能分化周洋和周叔了。

吴捷就怕捻子铁板一块,眼见周洋与周叔不和,便断然喝道: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uuqw4/v4qeywk4.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福书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