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吴捷上前带路,边走边说道:“当年稼轩先生任职镇江知府,在北固山留下两篇名词。一篇是唐先生刚才吟诵的《永遇乐·京口北固山怀古》,另一篇便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说罢,吴捷故意打住,看了下唐约翰,仿佛在问他是否知道。

唐约翰耸了耸肩膀,坦诚地说道:“唐某只知道《永遇乐·京口北固山怀古》,另一篇确实不大清楚。”

吴捷这边都是华夏读书人,自然熟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唐约翰说不出来,旁边的人便有些着急,仿佛会在太平军军官面前丢丑一样。

王瀚是秀才出身,可他似乎并不愿接吴捷的话,有心让洋人在华人面前丢脸。

没想到,传教士麦都思居然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诵了出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捷等人大惊。康可铨也叹道:“麦先生不愧是汉学家,对华夏文化如数家珍。相反,我们却坐井观天,对西学一无所知,实在是惭愧惭愧。”

麦都思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华夏文化博大精深,非西学所能比。我所学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吴捷笑道:“那么,咱们便直奔北固亭去吧。像当年稼轩先生那样,凭栏远眺,北望神州。”

于是,众人一起取捷径向北固亭而去。先是经过凤凰池、试剑石,邹世安告诉大家,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凤凰池召选儒生,刘备和孙权曾以剑砍劈试剑石。众人唏嘘不已。

沿石阶而上,不多时,便是“卫公塔”。这是一座始建于中唐的铁塔,在华夏非常罕见。据甘露寺僧人讲,铁塔一二层为宋代重修,三四层为明初增建。

麦都思借题发挥,问道:“佛教在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听说拜上帝会只崇奉上帝一人,禁毁佛教、道教。请问吴大帅,这是真的吗?”

麦都思是传教士,关心太平天国的宗教政策,此问无可厚非。

吴捷小心答道:“天国对待佛教的政策,吴某不好评论。就我个人来说,我认同宗教信仰自由。敝人记得,家人信佛十分虔诚,相信善有善报,平时不敢做坏事,这都是佛教的教化作用。然而,我国佛教占据太多田产,将许多佃农隐匿在寺院保护下,造成国家税收流失,这却是不可取的。”

麦都思若有所思,和唐约翰、马沙利交换了下眼神,说道:

“吴大帅所说,大概类似于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势力过于强大,干预世俗权利。我们不列颠国和米国都是新教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尚节俭,反对教会干预政权。在这一点上,咱们的看法似乎是一致的。”

洋人重视宗教信仰,吴捷的回答总算没有纰漏,得以蒙混过关。

一行人穿过甘露寺。虽然庙里已经没了和尚,但耀眼的琉璃瓦、精雕细琢的廊柱、高大威猛的石像无不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吴捷趁机说道:“仅仅一个甘露寺,就在镇江城占有三千亩良田,还有商铺、船只无数。寺里有五百多个和尚,不事生产,虽然里面不乏得道高僧,但更多的和尚是花钱买来度牒,纯粹过来混口饭吃的。

“现在,寺里的和尚都已还俗,只有几个长老还留在寺里守庙。甘露寺占有的三千亩良田,我已经将之全部无偿分给无地少地的贫民。我佛慈悲为怀,应该会原谅我的狂悖之举。”

“说得好”,麦都思说道:“我们一路溯江而上,所到之处一片疮痍,百姓哀苦无神。只有到了镇江,才看到百姓兴高采烈地在田里忙活,生气勃勃,焕然一新。原来是大帅给他们分了土地。”

空说无凭。既然麦都思等人亲眼所见,吴捷也就放心了。

穿过甘露寺,直往西走,便是北固亭了。北固山为镇江江防要塞,屡经战火。此亭又立在绝壁之上,直面长江,所以屡被战火焚毁。

现在的北固亭,是明末崇祯年间重修的,名字已经改为为“祭江亭”了。众人不明所以,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幸好邹世安提前做了功课,把这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传说三国时,刘备与孙权联姻,娶了孙权的妹妹。后来刘备争夺川蜀,孙夫人被孙权强留在东吴。日后吴蜀相争,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孙夫人听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登临此亭,望西遥祭刘备,然后投江而死。

登临此亭,但见不远处长江之水滔滔东去,日夜不息。遥望北方,瓜洲上的太平军营垒历历在目,扬州城若隐若现。

南宋时,大词人辛弃疾便是在此登临长江,写下对国家前途寄予殷切希望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uuqw4/uevqw2e2.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爬书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