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

小毛学会了酿酒工艺和蒸馏技术,  按照李俏俏的指示打造了提纯炉,等买来的下人全部到位,便开始了酒坊的生产工作。

粮食发酵的过程时间比较长,  需要一个月左右,  所以,直到五月底,  云客来才推出自家的佳酿新品——云间醉。

古代不时兴打广告,小毛的推广方式便是从老客下手。凡是来店里吃饭的熟客,  人均点了一个菜以上的,一人送一小杯。

客人们听说后,纷纷嚷嚷着,  “毛掌柜小气,一杯够什么?连个味儿都尝不出。”

这时候就轮到小毛出场了,  “这云间醉可是咱家的招牌,您在别处可喝不到。别看它只有一杯,  您喝下肚去就知道了,  这一杯顶得上六七杯的杏花酿、七八杯的梨花白。酒量差的客人,我劝您千万悠着点,  小小地抿上一口得了,别一口闷了,小心醉的不省人事。”

听他这么说,那些本就好酒和自称海量的汉子如何能忍,结果一尝究竟后,  好家伙!真够味儿!

“小二哥,  这什么云间醉给我上一坛!”

自从自家的云间醉开卖,小二哥不知道听到多少客人这么叫唤了,问题是掌柜的发话了,  这云间醉醉人得很,只能一壶一壶卖。所以,他只能不厌其烦地跟客人解释。

有的客人听了,立马反应道,“你们店也太黑了,这一壶酒怎地卖的和别人家的一坛酒一样贵。”

市面上的杏花酿、梨花白、女儿红等酿造酒,一斗基本上可以卖到四钱银子。而一斗酒大约是两升,也就是四斤左右。所以差不多就是一钱银子一斤酒,也就是一百文一斤。

一坛酒两斤,一壶酒二两。

也就是说,云间醉的价格大约是酿造酒的十倍。那些不明就里的客人粗粗一算,当然会说他们店黑。

而经由小毛专业培训过的小二哥此时便会一脸无辜道,“客人,冤枉呐,咱们云间醉一杯可是能抵七八杯梨花白哩,不信您用一壶云间醉和七壶水兑兑看,小的不敢说味道一模一样,但您的酒量是几坛梨花白,那差不多就是几壶云间醉。”

“咱家这云间醉是市面上一等一的烈酒,一分钱一分货,这价格摆到哪里都是童叟无欺,可不敢跟您乱叫价。”

打出了烈酒的旗号,徽州府城那些号称千杯不醉的酒疯子当然不愿错过。

不过,再大的酒量也超不出两坛,有一个算一个,最后通通醉倒在酒桌上。飘飘如仙,如入云端。这使得云间醉在一众好酒人士中大受欢迎。

一壶二钱,一坛二两。

云间醉虽然贵,但徽州府城富商云集,多的是愿意为其一掷千金的人。

据说,还有商人专门从小毛这里大批量进货,准备运去苏州、扬州、京城这些地方倒卖。

为了方便记账,李俏俏跟小毛交代了,“不管零卖散卖,都按照一两银子一斤酒的价格卖,也别管那些行商把酒运去别的地方售价几何。咱们卖咱们的,不管他们。”

“酒坊那边,一定要看紧了。不光要防范外头的人闯进去打探消息,也要防范里面的人吃里扒外、偷喝误事。”

“咱们开店做生意,最怕以次充好,砸了招牌,坏了口碑。所以,酒的品质方面,每批货你都要亲自把关。”

云间醉如今就是他们云客来的金字招牌,已经开始有外地人专门为它慕名而来了,李俏俏当然不愿意在一些细节方面掉链子。

六月底院试结束,发案放榜,李俏俏又是案首,并且成为了廪生,以后由公家给以膳食。并且从明年二月份开始,有义务为参加县试的考生具结。【1】

院试结束,下一次的考试是明年秋天的乡试,中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李俏俏打算回谷文县专心备考。

相比前头三场童生试,乡试的难度会大幅增加,竞争对手也是能人辈出,想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出圈,李俏俏当然要严肃以待。

云间醉卖得好,李俏俏直接从小毛那儿支取了五百两银票,把徽州府的书肆挨个逛了一遍,买了不少书,准备带回去读。

当然,她还专门空出一天,陪袁长山逛了徽州府城最繁华最热闹的茂锦街,给他买了一身当下府城老爷的流行穿搭。

平生第一次穿锦衣华服,袁长山手脚失灵,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是不是太扎眼了,咱们县的县太爷都不这么穿吧?”县试那天,袁长山在灰暗的晨光中看到了县太爷。怎么说呢,就很平平无奇的一个人,还不如他孙子有派头。

“买上买上,后年跟我去京城的时候穿。”李俏俏一点也不知谦虚为何物。

“我也去?”袁长山惊讶地指着自己的鼻子道。

“去去去,春生和冬生也去。”李俏俏点头,“反正,以后我去哪儿你去哪儿。”

袁长山心里那叫一个乐啊,嘴角都绷不住笑了,偏生还口是心非道,“哼!就知道折腾我这把老骨头。”

离开徽州前,李俏俏还特意去了一个地方——刘杨氏的娘家铺子,千祥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的银楼早已人去楼空,现在这里开的是一家茶叶铺。

也是巧了,千祥记跟云客来一样,都在祥云大街上,只不过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所以,虽然已经在这里呆了两三个月,但李俏俏一直没机会路过,便也没专程跑那么一趟。

她想着,反正铺子在这里,走之前过来看看就行了,谁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

情况不明,李俏俏没有贸然打听,而是回到云客来,问了小毛。

“千祥记啊,”小毛想了想,“我记得三年前云客来刚开业的时候,他们家生意还不错,后来好像是得罪了什么人,经常被黄赖子那帮地痞流氓骚扰。”

“报官也没用,关捕头每次都等黄赖子吃拿一空、跑得没影才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黄赖子这是受人指使,故意跟千祥记过不去。重点是,人家背后有官老爷撑腰,谁也奈何不得。”

“民不与官斗,千祥记的生意自此一落千丈,听说,他们东家生怕对方再出什么狠招,于是赶紧把剩下的货亏本贱卖,回老家去了。”

背后出现了官府的影子,这让李俏俏不得不怀疑,故意跟千祥记过不去的人,极有可能是刘世昌的政敌。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刘世昌的政敌,对方又为什么会在三年前突然出手,而不是在刘世昌刚出事的时候,将他们一起铲除呢?

所以,也有可能真的是刘杨氏的兄弟自己得罪了人吧。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于李俏俏来说,这都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好消息——因为刘世昌的钱袋子瘪了。

杨家人既然选择清货跑路,那必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肯定不能像以前一样,大把大把地给刘世昌送银子了。

一想到身为文人雅士的刘老爷,因为缺少黄白阿堵物致使生活陷入困顿,李俏俏就觉得那场景应该挺有趣的。

回到谷文县,李俏俏没再去李夫子的学堂进学,同为秀才,李夫子能教的都教给她了,再去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秀才之身,尤其是像李俏俏这样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廪生,是可以到县学、府学甚至国子监进学的。

但如今,县学和府学多为摆设,而国子监这种地方,进学的名额极其紧张,没有强有力的关系推荐作保,根本进不去。

所以,当代秀才,想要在乡试中更进一步,通常只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寻得举人或者进士指教;第二,四处游学,与他人交流文化和学习心得;第三,去书院进修;第四,自学成才。

大多数没有家世背景的普通秀才,都会选择最为常规的第三条路,家庭条件极端贫困的除外。

李俏俏也是。

早先,她也有过去书院读书的念头。

但考虑到明年秋天乡试,翻过年又是会试,等殿试结束,她就要去朝中做官了。便是去了书院,也只有今年秋天到明年夏天这短短一年的进学时间。

要知道,江南但凡有点名气的书院,规矩都不是一般的多,其中有不少都明确规定了——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必须潜心学习,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违反规定者,将会被逐出书院。

要是没有这条规定,李俏俏觉得,去书院上学,多结交几个志趣相投的同窗,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有了这条规定,她就只能望而却步了。不然,这么一耽搁,她得等到四年以后才能参加乡试,五年以后才能参加会试。

太久了,与她的职业规划存在冲突,所以只好算了。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qvuvr/uvrwyeyq.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神小说网豆豆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