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ps:杨梅下季,从老家回来了,要等来年了。//~~

以下正文

秦魏休战,意味着第二次中原大战终于步入尾声。

记得第一次中原大战时,魏秦卫楚三国同盟击败了韩齐鲁宋越五国联合,成为了那场战争的优势方。

而在这场第二次中原大战中,魏国在举世为敌的情况下,以一国之力先后抗拒韩、齐、楚、鲁、越、卫、秦七个国家,最终以覆亡韩国、策反卫鲁两国、击败齐楚越秦四国的傲人战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韩王然为了限制魏国而竭尽全力促成的反魏同盟,至此彻底宣告失败。

不得不说,这个结局举世震惊,毕竟此前谁也没有想到,魏国在以一敌七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取得这等优胜,一时,举世谈“魏”色变,而魏国的子民,无论是老魏人、还是已融入到魏人当中的川雒族人、商水楚人、宋郡宋人,皆由衷地感到欣喜,甚至于,为之自豪。

而魏国的敌人,诸如齐国、楚国、越国,则为此感到瑟瑟发抖,因为他们明白,当前的局势已不允许‘反魏同盟’再组织一次攻伐魏国的联军。

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充当‘牺牲’的韩国,已经被魏国所攻亡,而反魏同盟中真正的核心人物与促成者韩王然,亦在这场战争中过世,这无疑是反魏同盟的重大损失。

不过话说回来,就目前而言,齐楚越三国尚有自保能力。

先说齐国,齐国在这次中原大战中的兵力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尚且拥有二十余万军队的齐国,仍能在魏将赵疆、屈塍两位将领的攻伐下,稳稳地守住国境,使魏军难以跨越雷池。

而楚国,楚国是这次中原大战中损失最大的国家。

首先,百万楚**队可以说是走上了前一次五国伐魏时的后路,以至于百万大军,最终只有约三成余兵力返回国内,虽然这情况比较上回似乎乐观许多,但要命的是,这次楚国损失了三天柱之一的上将项末,以及其堂弟、堪称楚国第一猛将的项娈。

项娈姑且不论,项末那是何许人物?

那是曾经与齐国的田耽,还有韩国的李睦、乐弈、廉驳等将领平起平坐的楚之名将。

与世人印象中楚**队羸弱的情况恰恰相悖,楚国因为人口众多的关系,近二十年来陆续涌现出许多将才比如魏国的伍忌、翟璜、屈塍、晏墨、孙叔轲等等,这些位都是楚国出身。

但若论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统帅,楚国还是得首推前三天柱之一寿陵君景舍、前三天柱之一西陵君屈平,以及即将成为‘前三天柱之一’的上将项末,其余楚国将领,无论新阳君项培、邸阳君熊沥,还是寿陵君景舍的副将羊,亦或是项末非常看好的骁将乜鱼、俞骥,包括已战死的前邸阳君熊商、猛将项娈等等,比较前三位,都难免要逊色几分。

简单地说,景舍、屈平、项末,就好比是魏国的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亦或是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这一类至少在世人的评价中,大致如此。

而如今,继景舍之后,项末亦战死于与魏国的战争当中,这就使得楚国陷入了失却统帅之才的窘境,尽管将才并不少,但缺少真正的将将之才。注:“将将之才”,通俗点说就是元帅、大将军、大司马之类的全**队统帅,但这个时代并没有‘元帅’这种职位,而所谓的大将军,事实上也达不到指挥全国兵马这种程度。

其实相比较之下,魏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禹王赵元过世、南梁王赵元佐年老,魏国其实也就剩下半个“将将之才”,也就是天策府参将翟璜,但别忘了,魏国的君主赵润,正是曾经那位横扫中原的魏公子润,所以说,魏国至今仍有‘一个半’的将将之才,正是魏国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之一。

顺便提一句,由此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韩国打输了这场战争、且连正统政权都被魏国覆亡,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因为韩国有雁门守李睦与北燕守乐弈这两位将将之才,实在难以想象,除了国内经济,其余无论军队还是统兵将领都毫不逊色魏国的韩国,竟然会被打地那么惨。

不得不说,除了魏王赵润卓越的战略眼光以外,侯韩武得为这场失败负起主要责任,因为若非是他临战撤换了乐弈,魏军根本别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突破上谷防线。

上谷防线不被魏军攻破,韩国就不会覆亡。

韩国不会覆亡,魏军就无法撤兵攻伐齐国,对齐国施压。

不夸张地说,侯韩武的一道命令,非但葬送了他韩国,也葬送了整个反魏同盟此前逐步积累的所有优势,导致韩王然针对魏国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尽数化作泡影。

不过话说回来,楚国拥有着纵观整个中原最庞大的人口基数,且国家的纵深极广,更要紧的是,楚国与魏国接壤的楚东地区,是并不怎么被楚国重视的贫瘠之地,楚国最起码七成的力量,都集中在楚东地区,鉴于这几个原因,楚国倒是也无需太过惊恐于魏国的报复至少在短时间内,魏国别想像覆亡韩国那样覆亡楚国。

最后再说越国,越王少康虽然也担心魏国的报复,但这份担忧比较齐楚两国更浅,原因很简单,越国跟魏国离地太远了,且魏越两国中间还隔着楚国的楚东地区,这就意味着,倘若魏军真能打到越国,也就说明楚国已经亡国了。

既然如此强大的楚国都亡国了,那他越国,距离被魏军覆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越国的命运,早已跟楚国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魏昭武三年九月,魏国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对外战争。

就连此前仍在攻打齐国的魏将赵疆、屈塍,亦在天策府的命令下,退守至名义上属于韩国的巨鹿北郡。

其中原因很简单:魏国没有钱粮继续攻伐齐国了。

或许有人会说,此时魏国当竭尽全力攻打齐国,因为只要打下了齐国,魏国就能获得充足的钱粮。

但问题是,倘若打不下呢?

齐国的军队虽然羸弱,但好歹也是兵力超过二十万的正规军,更何况有田耽、田武等将领督战,哪能如此轻易就能被魏军攻破的?

更何况,齐人又不是傻子,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难道不会提前放火烧掉粮仓?会傻傻地留给魏国?

正因为考虑到这几点,魏王赵润在齐国尚未主动求和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趁胜攻伐齐国,原因就是魏国没有把握做到从齐国获取粮食的目的,贸然开战,只会让国内的缺粮情况变得雪上加霜,从而流失优势局面。

是故,魏王赵润下令赵疆、屈塍二人率军撤退至韩国的巨鹿郡,叫这两支军队在巨鹿北郡屯田,积攒粮食,似这般,只需一到两年,待魏国从‘缺粮’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到时候再兴兵攻伐齐国,纵使齐国有田耽、田武这等将领,纵使齐国有二十几万正规军,也注定挡不住魏国的军队事实上,应该是魏韩两国的军队。

东线战场,因为魏王赵润的命令而暂时停止,而西线战场,也就是秦魏战场,也因为秦魏两国签署了休战协议而暂时告一段落,这使得魏国终于进入了宝贵的和平时期。

自魏国兴安年间魏韩军备对峙起,在过了整整七年后,魏国终于得到了宝贵的喘气机会。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么,魏国所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抚恤与犒赏。

抚恤,指代的关照在这场战争中所牺牲的魏国士卒包括民兵。

据天策府与兵部的统计,魏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正规军士卒数量如下:

司马安的河西军战损三万;

魏忌的河西军战损两万;

赵疆的河内军战损一万五千左右;

韶虎的魏武军战损八千左右;

屈塍的鄢陵军战损一万一千左右;

庞焕的镇反军战损一万六千左右;

博西勒的羯角骑兵战损一万两千左右;

伍忌的商水军战损六千左右;

李岌的湖陵水军战损四千左右;

姜鄙的上党军战损六千左右;

赵宣的北一军战损一万两千左右;

大梁禁卫军战损两万三千左右;

雒阳禁卫军战损七千左右。

……

单单魏国的正规军一项,魏国此番就损失了超过十七万的兵力。

这还不包括成陵王赵、上梁侯赵安定等人的私军,不包括宋郡、颍水郡两地的县军,亦不包括川雒联盟的川雒骑兵,以及魏王赵润在大梁战役中损失的兵力。

若算上这些协从军的兵力伤亡,魏国的兵卒伤亡数字恐怕要飙升到二十五万以上。

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这场仗中魏国百姓的伤亡,比如在大梁战役中牺牲的数万大梁男儿,再比如被诸国联军侵犯杀害的魏国宋郡、颍水郡两地百姓,恐怕伤亡数字在二十五万的基础上,还要往上翻两番。

正因为如此,当魏王赵润看到天策府提交的这份粗略伤亡统计时,面色铁青,手指亦因为用力攥拳而隐隐泛青。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qukyu/uuvyerwv.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飞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