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章  李玲大姐——集邮记者中的大姐大

【集邮传记文学】

中国集邮人物列传(12)

12、李玲大姐——集邮记者中的大姐大

顾雪林

在BJ的新闻媒体界,报道过集邮活动的女记者很多,如:工人日报记者高莎、新华社记者卫敏丽、北京晚报记者王晓阳、中国教育报记者夏伦勤和尚欣佳等,但是,《集邮》杂志的高级记者、编辑李玲才真正是BJ记者中的集邮行家,她写的各种集邮宣传文章非常多,且质量好,居所有女记者之冠,无愧于BJ集邮记者中的大姐大。

我认识李玲很早,大概是1985年,我创办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时,就和李玲打过交道。当时《集邮》杂志的总编是姚振亚,编辑记者中就有李玲了。记忆中的其他人有郝宪明、董至德、蒋礼、郝法泉等。

说起来,我和李玲认识37年了,是老相识了。李玲的年龄应当比我大,这是《集邮》杂志编辑董至德后来告诉我的,但究竟大多少,我至今也不知道,女士的年龄,谁敢随便问啊!

1986年9月10日,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联合北京市集邮协会、北京市教育局和中国教育报等联合举办“庆祝教师节集邮座谈会”,李玲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当时,我是这个座谈会的主持人,在这次活动中,不但认识了李玲,还认识了邮票设计家卢天骄,集邮家王渭、林轩等。从这次活动起,我对李玲算是有了较深的印象。

我对李玲37年前的印象是:一位年轻、漂亮、干练的女记者。

最初,李玲给人的感觉是不苟言笑,为人严谨,但是一旦熟了起来,也是满口幽默风趣的语言。作为集邮圈的女记者,李玲非常注意自身形象,总是打扮得很得体,时髦而又不妖冶,文质彬彬,一口标准的北京口音的普通话,讲话清楚流畅,很吸引人。

我对李玲记忆最深刻的,是下面这件事:

1997年第一期《集邮》杂志发表了李玲撰写的长篇报道《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者实现大团圆》,第一次在《集邮》杂志上多次完整出现“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的字样,李玲在文中郑重其事的写到:中国教育报国际部主任顾雪林为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会长。

一般读者可能并不明白,只有我心里清楚,李玲能这样写,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当时在全国集邮联,某位领导提出,集邮组织中,不能出现第二个“联合会”。所以,在一些集邮报刊中,常常把“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写成“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协会”。社会媒体并不理会这个要求,都是写成“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没有人会去掉“联合会”字样的。李玲对此心里很明白,她也知道我对此的不满。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quevq/uvyurw2y.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宝书网飞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