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周桓王十三年春正月,料峭犹寒。陈桓公妫鲍病卒,遗命传位于太子免。

桓公尸犹未冷,陈佗果然发动宫变,雇佣刺客暗杀太子,自己登位为君,取而代之。由此国人大哗,众臣分崩离析。陈佗前后谋划十年,叛乱终于成功。

陈佗娶蔡女为妻,其妻风流成性,因而向丈夫介绍不少蔡国风流女子。陈佗喜欢风流,自篡位成功以后,就屡次微服前往蔡国,与诸相好女子淫乱。

陈桓公庶子妫跃,母亲也是蔡国人。舅父蔡侯名叫封人,侦知陈佗行迹,遂与外甥公子跃联手,派人埋伏于途中,在陈佗到蔡国之时,将其袭杀。

陈佗自篡位为君,至被诛杀篡位,不过八个月而已,寿止四十八岁。公子跃由此终为父兄报仇,夺得君位,是为陈厉公,陈国第十四任君主。

陈佗因为认真造反,因而成功;又因为不认真为君,又被他人造反成功。

可见民间之事,最怕认真二字。

岁月流转,风云变幻。

周桓王十九年夏,郑庄公有疾,自觉难起,乃召祭足至内,进行托孤。

郑庄公:寡人有子十一人,世子忽之外,子突、子亹、子仪,皆有贵征。子突才智福禄,似又出三子之上。寡人意欲传位于突,未知卿意何如?

祭足:子忽久居储位,屡建大功,国人信从。主公若废嫡立庶,必动摇国本,酿成大乱。

庄公:卿乃体国之言。然子突志非安于下位,若立世子忽,惟有逐子突于外。

祭足:知子莫如父,惟君命之。

庄公:若是如此,我恐郑国自此多事矣,卿其谨慎,善辅子忽!

祭足:主公付臣托孤之重,臣敢不尽力!

庄公于是传令,使公子突出京,居于外祖之家,宋国雍氏邑。公子突之母,乃宋雍氏之女,名曰雍姞。雍氏宗族多仕于宋,宋庄公甚加宠任,公子突故被其父置于外祖之国。

五月夏,庄公薨逝,世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乃使诸大夫分聘各国,传递国书。

郑昭公继任为君,因不放心子突,专使祭足聘宋,因便观察子突行状。

子突在宋未久,便以思念母亲雍姞为由,与雍氏外祖商议归郑之策。雍氏告于宋公,宋公许诺为之计较。适逢祭足行聘至宋,宋公暗喜,计议已定。

宋公于是唤过南宫长万,命其埋伏甲士于朝,暗做预备,专听号令行事。

祭足入朝,聘行礼毕,尚未起身,南宫长万忽率甲士趋出,将祭足拘执,囚于军府。祭足疑惧,坐不安席。正在这时,太宰华督携酒亲至,与祭足压惊。

祭足:我有何罪,为宋公所擒?

华督:先生勿惧,只须答应我寡君一事,便即放你归国。

祭足:未知何事,需要在下效劳?

华督:今有贵国子突,乃我国雍氏外甥,无罪被驱逐在外,我寡君甚为怜悯。公子忽生性柔懦,不堪为君,先生若能行废立之事,助子突即位,寡君愿世修姻好,惟先生图之!

祭足:寡君之立,先君所命。某安敢以臣废君,得罪天下诸侯?

华督:雍姞宠于郑国先君庄公,母宠子贵,不亦可乎?且弑逆之事,自平王东迁以来,何国无有?惟力是视,谁加其罪?吾国寡君之立,亦有废而后兴。子必行之,寡君当任其无咎;子必不从,寡君将命南宫长万为将,发车六百乘,纳公子突于郑。出军之日,必先斩先生以祭军旗,子其思之。

祭足闻此大惧,转思自己即便不从,徒然枉死,也是与事无补,于是只得应诺。

祭足:惟将军之计是听。

华督:既是如此,子须立誓书盟,以免反悔。

祭足:皆依将军便是。

于是祭足撰写盟书,签字画押已毕。华督满意而归,还报宋公。

次日早晨,宋公召唤祭足入宫,使与子突相见;又召雍氏,将废忽立突之事说明。三人歃血定盟,宋公自为司盟,太宰华督莅事,并为见证。

子突立誓:此番若能夺位成功,必割三城与宋国。此外奉献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岁输谷三万锺,以为酬谢之礼。

宋公:子突之誓,还请祭足署名为证。且子突为君,亦须将国政尽委于祭足,方可。

子突:惟命是听,不敢有违。

宋公:还请祭足与宋国联姻,将己之爱女许配雍氏之子雍纠;并带雍纠归国成亲,仕以贵国大夫之职。

祭足:臣亦惟命是从。

众人密谋约盟已毕,公子突与雍纠皆都诈作商贾,驾车跟随祭足,返回郑国。

九月朔日,子突等众人进入郑都,皆都藏于祭足家中。祭足到此地步,不得不反,但又暗思复国奇计。寻思已定,便派家人上书郑公,伪称自己有疾,不能趋朝。

子忽心怀关切,命诸大夫俱至祭府问安。祭足埋伏死士百人于壁衣之中,命家人请诸大夫至内室相见,与众人密议。

祭足:实话相告诸公,某非身患疾病,乃为国事而忧。先君宠爱子突,曾暗嘱宋公助之。我若不从,宋将率车六百乘,辅突伐郑,故请诸公商议,何以当之?

诸大夫面面相觑,不敢置对。

祭足又道:欲解宋兵,惟有废立可免。公子突见在我家,诸君从否,愿一言而决!

高渠弥抚剑挺身而起:相君此言,实乃社稷之福,吾等愿见新君!

众人闻罢高渠弥之言,疑其早与祭足有约,又窥见壁衣有人,各怀悚惧,齐声唯唯。祭足乃呼公子突至,纳之上坐,祭足与高渠弥领先下拜。诸大夫无奈,只得拜伏于地。

祭足拿出预先写就表章,逼令众人在上署名,众臣又不敢不从。

翌日一早,祭足病愈,率领众臣上朝,呈献众人联名表章,陈奏昭公。

祭足:宋人以重兵护送公子突至郑夺位,臣等不能再奉事公子,望乞恕罪。

宋昭公览奏大怒,正欲拍案而起,却见奏简末尾夹带布条。抽出观之,乃是祭足所作密札,内有数语。

祭足密札:当初主公继立,实非先君之意,皆臣主之。宋公囚臣以纳子突,臣思身死无益,只得暂许。主公不若从权,暂时避位,容臣乘间再图迎复。若违此言,有如日殒。

郑昭公观罢密杞,自知孤立无助,乃放弃君位,献出玺印,然后出宫,单车出奔卫国。

九月己亥日,祭足奉公子突即位,是为郑厉公。

朝中大小政事,由此皆决于祭足。于是只得话符前言,奏请厉公,封雍纠以大夫之职,并以己女许配雍纠,谓之雍姬。雍氏原是郑厉公外祖家表兄,所以厉公异常宠信重用雍纠,在朝中仅亚于祭足。

厉公即位,公子亹、公子仪恐被杀害,于是皆弃国逃亡,子亹奔蔡、子仪奔陈。

宋公闻说子突已登君位,便遣人致书来贺,就便索取所许三城,以及白璧、黄金、岁输谷数。厉公此时却又不舍,便召祭足计议。

厉公:当初急于得国,以此恣其需索。今若依其所讨偿付,则我府库空矣。况我嗣位之始,便失三城,岂不贻笑邻国?

祭足:依臣之见,可以缓兵之计应之。

厉公:何为缓兵之计?

祭足:三城不可割让,可先以三城贡赋,代输于宋;白璧、黄金之数,姑且与其三分之一;岁输谷数,今岁不付,可以来年为始许之。

厉公从奏,便作回书,令来使还报宋公。使者还报,宋庄公大怒,又遣使往郑国坐地讨索,必欲如约,否则便以兵戈相加。

祭足:宋公受我先君大德未报,今恃立君之功,贪求无厌。当初华督弑君而立子冯,先君与齐、鲁并受贿赂,玉成其事。鲁受郜鼎,我国受其商彝。今不如以商彝还宋,使宋公追想前情自愧;再分头往齐、鲁二国,告立新君,且诉宋人忘恩背德,索赂不休之事。

郑厉公:任由贤卿安置。

祭足遂具厚礼,遣使分至鲁、齐二国。

鲁桓公慨然允诺,当亲至宋国息解纷争,郑使自回。

齐僖公向以败戎之功,感激子忽发兵相助,此时见子突遣使来求,不由大怒。

齐僖公:郑君何罪,辄行废立?寡人当亲率诸侯,相见于城下!

于是不受郑国礼币,郑使狼狈逃回,向郑厉公复命。

鲁桓公既允郑使帮忙,遂遣公子柔前往宋国,订期相会。宋庄公与鲁侯会于扶锺,鲁侯代郑国称谢,并求宽减补偿数额。宋公闻此,怫然不悦。

宋庄公:郑子突受寡人之恩至深,今归国篡位,便欲负诺,寡人岂能忘情?金玉之物,或以府库不充为辞,若三城交割,只在片言,何以不决?

鲁桓公:郑君惧失故业,遗笑列国;故愿以赋税代之,闻已纳粟万锺,有何不可!

宋庄公:二万锺粟,原在岁输数内,与三城无涉,况所许诸物,皆未及半。明公既替郑子突出头,早为寡人图之!

鲁侯见此,知道话不投机,只得怏怏而罢,遣使还报祭足。

祭足闻报,便请郑伯遣大夫雍纠,赍捧商彝来见鲁侯,再请其斡旋。

雍纠:贤公,此乃宋国故物,见请贤公代为纳还宋公,以当三城之偿。更进白璧三十双,黄金二千镒,亦求君侯善言解释!

鲁桓公情不能已,只得再约宋公于谷邱相会,呈上白璧、黄金如数,并替郑国归还商彝,以当三城之赎。宋公见是当初本国赂赠郑庄公之物,勃然变色,佯为不知,言语支吾。鲁桓公回国,自秋至冬,并不见宋国回音。

郑国却因宋使督促财贿,又遣人来求鲁侯。鲁侯又约宋公,宋公只遣使致书。

宋公书:寡君与郑自有成约,君勿与闻。

鲁侯大怒:此贼无礼至甚,几次三番,驳我面皮。鲁为诸侯之首,何必低三下四!来呀,速修国书,与郑伯约定,合兵伐宋!

宋庄公屡拒鲁侯讲和,料必终有一战,乃遣公子游前往齐国结好,诉以子突负德之事,请求互为声援。使者未返,边境急报入都,说鲁、郑二国兴兵来伐,前锋将近睢阳。

宋公大惊,遂命南宫长万为将,猛获为先锋,出车三百乘迎敌。

兵至瞧阳,两下排开阵势。鲁侯、郑伯并驾而出,单唤宋君答话,宋公怀惭不出。

南宫长万见对阵麾盖飘扬,知是鲁、郑两国君主皆出,遂顾谓先锋猛获。

南宫长万:常言有云,君辱臣死。子有万夫不当之勇,擒龙捉虎之力,今不乘机建功,更待何时?

猛获:喏。

南宫长万即命吹角擂鼓,猛获麾车直进。

对阵两将齐出,乃是鲁将公子溺,郑将原繁,各驾戎车迎住。

猛获单车对敌二驾,全无惧怯,往来冲撞。战鼓响处,鲁将秦子、梁子,郑将檀伯三将复又俱上,围裹上来。猛获力不能加,被梁子一箭射着右臂,束手受缚。兵车甲士,尽为郑军俘获。鲁、郑联军乘势冲击,宋军兵退二十里,方才扎住。

南宫长万败了一阵,羞愧难当,次日再次出兵,乃命长子南宫牛为先锋,引车三十乘搦战,诱敌深入,自率主力包抄。日出日落,两军激战一日,宋太宰华督率军出城接应。

郑军激战整日,又遭生力军来袭,便即不支。只听鼓响如豆,一支军马飞至,却是鲁国公子溺,引部将秦子、梁子前来助战。两下混杀一场,不分胜败,各自收兵还营。经此两战之后,宋军折损极多,渐显不敌。宋庄公后悔不迭,只待公子游请得齐师前来助阵,冀获全胜。只在此时,公子游飞车回营,入帐来报。

公子游:报主公,齐侯正发兵攻打纪国,未暇前来助宋。

宋庄公:如此奈何?

公子游:齐侯并云,宋国若肯出师助齐伐纪,获胜后便来相助伐郑。

宋庄公:我此处兵势未解,正在危急,如何再去助他?

正说话间,门军入帐,施礼奏报。

门军:猛获将军回营,正在帐外候见。

宋庄公:这却奇哉!令唤入来。

猛获:败将参见主公。

宋庄公:卿前日被郑军所获,正欲设法相救,未得其便。今胜负未分,激战正酣,卿却怎得回来?

猛获:不用再战矣。郑、鲁二侯因说不愿结下深仇,故放我回来。今两国已经撤兵,并令我报请主公,望就此罢战,休再刀兵相见。

宋庄公:此事却是奇哉怪也。鲁、郑联军正处于上风,将要大胜,何故忽作此状?

南宫长万:此事易知。必是齐国攻纪,鲁侯不能坐视,欲要撤军回救;鲁军若撤,郑必势孤,不能独与我为敌。二国兵撤,故放猛获将军回来,是明以告我,勿蹑其后也。

猛获:将军神算,料个正着,便如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一般。

宋公听罢,再次谔然。急使人出去探查,不移时回来报告。

斥候:报主公!鲁、郑两国敌兵尽已出境,往纪国方向而去。

宋庄公:如此让他去罢,归师勿追。

太宰华督:二国回兵救纪,齐军处境则大为不妙。若据子游之言,齐侯既许助我攻郑,此时我国解困,亦当助齐攻纪。

宋庄公:太宰之言是也,未知哪位将军带兵前往?

南宫长万:不才小臣愿往。

宋公遂发兵车二百乘,以长万为帅,仍命猛获为先锋,星夜前往纪国,相助齐兵。

长风猎猎,旌旗横卷。宋兵行不数日,探马来报。

斥候:报南宫将军!前面将至纪城。城东十五里外,遍扎连营三座,中间是齐国旗号,左为燕营,右为卫寨。城西十五里处有两座连营,左为郑国旗号,右为鲁国旌帜图腾。

南宫长万:既是如此,我军便往城东,去与齐军汇合。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2yvey/qkerwuwv.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牛文小说网豆豆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