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长安都城,汉宫之中。韩信与汉帝刘邦,在进行一次彻底作死的谈话。

韩信:为臣将兵,多多益善。

刘邦:何以言之?

韩信:陛下不闻我韩信点兵之事乎?

刘邦:未也。卿可详为言之。

韩信:陛下谅必知之,某乃兵家王敖老祖弟子,故精于算数之学,兵马再多,定不致出错。昔与项王作战之时,臣带一千五百将士,与楚将李锋交战。楚军败退,我军也有死伤,当时未点其数,由是整顿兵马回营。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臣欲迎敌,便命士兵列阵,先使三人一排,多出二名;又使五人一排,多出三名;再使七人一排,多出二名。某屈指一算,便知部下尚余一千又七十三人,可胜来敌。

刘邦:是何算法,精确如此?

韩信:此法在凡人眼内,自是极难,但在我兵家门中,却是容易得紧。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陛下请试算之,其数为何?

高祖在心中盘算一遍,答道:当是二十三数。

韩信:然也,陛下福至心灵,果然了得。因臣带一千五百兵出,以一百零五乘以十倍,得一千又五十人;再加此二十三数,故知所余之兵,乃一千又七十三人也。

刘邦又默算一遍,果然丝毫不错,大为奇异,便低声记诵: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

韩信笑道:陛下也不用这般硬记,只记一首诗可也: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技,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酒过三巡,高祖不服,又笑问道:贤卿用兵,既是多多益善,却为何仍被我擒之?

韩信心中一凛,谨慎答道:陛下虽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统率上将,故臣终被陛下所擒。况陛下之能,取之于天,绝非人力所及者。

刘邦闻言大喜,由是对韩信忽生愧疚之情。当夜二人大醉,尽兴而罢。

自此之后,倏忽半年。

忽有一日,赵相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至朝中谢恩已罢,领了玺印,来向淮阴侯辞行。韩信陡见故人,不胜之喜,置酒相待。宴罢至于后园散步,摒退左右侍从,仰天叹息。

陈豨:大将军因何长叹?

韩信:我有隐私,可向公说乎?

陈豨:末将不才,一切听任大将军吩咐!

韩信:公乃陛下宠信之臣,所辖钜鹿,更是天下精兵聚集所在。公此去为郡守,朝中必有人忌之。若向陛下奏公反叛,公将奈何?

陈豨:天子能信此流言乎?

韩信:曾参杀人之事,公不曾闻乎?一人诬奏,陛下定不信之;但三人成虎,有人再次告发,陛下则疑;三次告发,必起大兵伐卿矣。

陈豨:果若如此,则当奈何?

韩信:到时贤卿百口莫辩,无力自明,便只有造反。

陈豨:我若造反,其事能成乎?

韩信:若果有此日,则我在京为公内应。

陈豨:有大将军相助,则取天下如同拾芥之易,末将敢不从命!

于是喜不自胜,再拜致谢,告辞而去。

韩信既被降为淮阴侯,刘邦乃乘势大封宗室,着手削夺异姓王手中封地。遂下诏命:

先将楚地一分为二。以淮河以东之地,赐封从兄刘贾,命为荆王;以薛郡、东海、彭城之地,赐封亲弟文信君刘交,命为楚王。

次分赵地。割出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之地,赐封次兄宜信侯刘喜,命为代王。

再分齐国。割出齐地七十三县,赐封庶子刘肥,命为齐王。

又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迁徙韩王信于太原以北,使备御匈奴,建都晋阳。

韩王信拜受诏书,入于内室,对心腹侍臣说道:汉帝裁弱异姓诸王,孤将危哉!

侍臣:是也。楚王为汉室立下盖世功劳,且被降职夺封,况大王乎?

韩王:此言何意?

侍臣:世人皆知,楚王与丞相萧何交情莫逆,且是被其所荐,方得拜将。大王则是军师张良公力保,方得为王。萧何见在朝廷,尚不能保楚王,况张公已逝乎?

韩王:卿言甚是有理。然则我将奈何?

侍臣:若依臣计,不如干脆造反。

韩王:以楚王之能,且为刘邦所擒。凭我弱韩之力,岂是汉帝对手?

侍臣:汉帝命大王徙边,则何不要求再往北境,虚以抗击匈奴为名,实与匈奴联手?

韩王:此计甚妙!卿之智谋,不弱于张子房也。

计议已定,于是上书:韩国易被匈奴入寇,晋阳相去边塞甚远,臣请治马邑为都。

汉帝未知其心怀反意,反而喜慰夸赞,当即许之。

韩王信大喜,因而迁都马邑。一面招兵买马,积草囤粮,意欲反汉自立。

诸王列侯皆已受封,高祖复又下诏,命评定最高元功诸将位次。诸将皆奏:

平阳侯曹参,大战数十,小战不计,身被七十余创,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宜居第一。

关内侯鄂千秋力争:群臣之议,皆为误解。

汉帝刘邦:卿何以言此?

鄂千秋: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耳。皇上与项王相距五岁,失军亡众,数度跳身远遁,全赖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充。皇上虽无诏旨,辄有数万徒众送出关中。又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数亡山东,萧何常保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驾乎于万世之勋哉!臣谓当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汉帝赞道:此论甚善!

乃评定丞相萧何为建国首功,悉封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更益萧何食邑二千户,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因鄂千秋食邑安平,特加封为安平侯。

只因汉帝悉除秦朝苛仪酷法,化繁为简,群臣便皆不依礼法,常饮酒争功,醉后妄呼,竟至在大殿中拔剑击柱。汉帝不胜其烦,愈益厌恶。儒士叔孙通猜知帝意,于是进言。

叔孙通:为将者攻城略地,陛下可仗其荡平天下,但未可使之治国。儒者难与进取,但可与守成。臣请陛下诏准,征聘齐鲁诸生,与臣门下弟子,共起朝仪,以规尊卑上下。

高祖甚喜,问道:繁文缛节,得无难乎?

叔孙通: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不难,不难!

汉高祖:卿可试为之,需令百官易知,度其所能行者为之。

叔孙通领诺出宫,乃亲往齐鲁,征召鲁国诸生三十余人,至朝中制定礼乐。鲁国儒生皆喜而从之,惟有两生不肯应征。

二儒生: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汉其能国祚恁久乎?公去矣,无污我礼乐!

叔孙通:公等真乃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归,还至长安。于是召集朝中学者与弟子百余人,以绵蕞为席,就野外演习朝规礼仪。月余之后,请高祖到野外试观。

汉帝观礼大喜:如此之便,我能行之。

便下诏旨,令为群臣规制,汉礼乃成。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三年。

刘邦命在都城长安西南角,于秦王章台基础上修建未央宫,又称西宫。

宫殿建成之后,便自栎阳迁都长安。

画外音:未央宫乃君臣朝会之地,约占全城七分之一面积,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壮丽宏伟,则有过之。四面修建宫门各一,唯东门和北门有阙。宫内有殿堂四十余屋,并六座小山及多处水池,大小门户近百,与长乐宫之间又建阁道相通。前殿居于全宫正中位置,其基坛是因龙首山丘陵而为,顺其山势造成。

便在此年,匈奴冒顿单于率兵南下,以十万铁骑围攻马邑。

韩王信引兵亲与匈奴交战,因败多胜少,只得多次派遣使者,与匈奴求和。

冒顿接受韩王议和,转而攻代。代王喜不敌,弃国逃归长安,哭告汉帝。

画外音:代国乃是最北方诸侯国,都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其地北到大漠,南到雁门关,西到黄河,东与燕国接壤,境内有恒山、五台山之险,方圆五百里,与匈奴接近,所谓天下用武之地。胡汉杂居,人民剽悍尚武,盛产马匹,地处塞外,向为中原帝国屏藩。

汉高祖闻说匈奴破代,不由大怒,又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便致书责备,命其出击,务必将匈奴骑兵驱出塞外。

韩王信无力战胜匈奴,担心会被汉帝借此诛杀,便与匈奴约定,以马邑之地请降。

冒顿单于自然大喜过望,乃命韩王信为前锋向导,与匈奴军共同挥师南下。两国合兵,一举攻下太原郡,继而占领河东北部。

汉帝刘邦闻报大怒,乃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谋士,有陈平、娄敬;领兵之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

汉军进入太原郡,连连取胜;进至铜鞮,更获大捷。韩王信遭到重创,大将王喜阵亡。韩王信立脚不住,只得逃奔匈奴。韩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国王室后裔赵利为王,聚集残兵败将,再与匈奴合谋攻汉。

冒顿单于乃派左、右贤王,与王黄等屯兵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阻挡汉军北进。

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韩王赵利与匈奴联军,乘胜追至离石,再次获胜。

匈奴又在楼烦西北集结兵力,被汉骑兵都帅周勃统兵奔袭击溃。

至此,汉军三败匈奴。由于节节胜利,汉帝开始麻痹轻敌,领兵直达晋阳。

哨骑来报:匈奴驻兵于代谷,距此不足百里。

汉帝吩咐:速速派人,前往侦察虚实,以备决战。

代谷深处,匈奴大营。

冒顿:汉军连胜,必将进军追击。我有一计,可胜汉军。

诸将:敬听大汗吩咐!

冒顿:你等诸将,各引本部,分别埋伏。可将精锐士兵、肥壮牛马,都引至草原深处隐藏起来,只以老弱士兵,以及瘦弱牲畜,散布代谷各处。只待汉军来抢,便领精锐出击。

诸将:大汗英明,我等遵命!

匈奴埋伏已定,汉使细作方至。先后十余批往来探查,皆都回报汉帝,言说匈奴可击。刘邦还不放心,乃派刘敬以议和为名,出使匈奴,就探虚实。

刘敬出使十日,沿途仔细观察,回来报告汉帝:臣使匈奴,尽见老弱,未见精锐。臣谓两国交兵,皆应炫耀己长,以示军威为常。今彼只以瘦弱牲畜及老弱部众示敌,必是故意显露己短,而埋伏奇兵,以诱我也。故臣以为,匈奴实不可击。

然而刘邦此时,已挥令二十万大军越过句注山,箭已离弦,不能不发。

因闻刘敬之奏大怒,指其鼻端骂道:齐国竖儒!但凭口舌之利得官,实无一能!今竟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左右,与我推出帐外,砍了!

诸将:陛下不可!两军未交,先斩大臣,恐与军不吉。

刘邦:既是如此,先寄下这颗狗头!将刘敬拘禁在广武,待我凯旋回师,再行严惩。

刘敬平白无故,差点儿混丢脑袋,再拜谢恩起身,跟随刑卒出帐。刘邦怒气难息,乃率轻骑五万先发,前往平城,命主力大军陆续在后趱行。

冒顿单于也早派出许多细作,闻报汉帝已至平城,便在白登山设下埋伏,以老弱之军到平城之外十里,放牧诱敌。

汉帝站立城头,望见匈奴军马,不由大笑:似此老弱残勇,岂是寡人敌手!

陈平:示敌以弱,必有诡计,陛下尚须小心为上。

刘邦:卿乃智谋之士,怎与那刘敬腐儒一般,如此胆小怕事!

陈平心头一凛,便不再言。汉帝下令大开城门,恃勇而出,亲带兵马出城围剿。

匈奴人见城内兵出,不敢接战,弃牧而逃。刘邦挥军大进,直追至白登山下。

冒顿单于站立山头,见刘邦进入包围圈,立即下令:燃起狼烟,调兵攻击!

于是号角长鸣,匈奴四处精锐齐出。因聚集马军四十万骑,将汉军驱赶上山,重重围困。汉军由是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

刘邦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战,损兵折将,不能透围,复归山上,据寨以守。

冒顿见汉军锐气已失,亲自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西面白马,东面青马,北面黑马,南面红马,中军亲兵皆是黄膘马,竟按五行之阵,上山夺营。

刘邦挥令汉军以弓石力拒,结果双方损失皆重,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七天七夜,不能占领白登。汉军粮尽,却也冲突不出,饥寒交迫,危在旦夕。

面对敌军重重围困,刘邦终于醒悟,对诸将叹道:悔不听刘敬良言,丞相相劝,以至于此。朕实该死,只是连累诸公,心中不忍。

陈平:事已至此,陛下何必自责。臣有一计,庶乎可以脱困。

刘邦:丞相不怪朕躬鄙陋,汉室大幸。若有妙策,请道其详。

陈平:臣闻匈奴向有习俗,单于之妻名曰阏氏,皆出于最大部落酋长之女,其权极重。今冒顿单于新得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臣登高以观,见其夫妻二人经常骑马进出,浅笑低语,情深意笃。陛下何不如此如此,重贿阏氏?庶几得脱今番之难。

刘邦不由大喜,乃依其计,遍搜营中珍宝,派遣使臣乘雾下山,直奔阏氏营帐求见。使臣乃趁冒顿巡营之时,潜至中军大帐,向阏氏献上金银珠宝,下其说辞。

汉使:我汉地皆多美女,貌若天仙。今单于将汉帝围于此地既久,我国中群臣定会搜求美女进献,以赎天子。彼时美女入于匈奴,单于大王必幸爱之,王后必失其宠矣。

阏氏信以为实,便道:卿其且回,我必劝说单于,放你汉帝回去,就此罢兵。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2yvey/qkerwu22.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宝书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