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皇甫规奏疏递入京师,呈上天子龙书案头。

顺帝览奏,见其口气托大,且有轻视马贤之意,心生恼怒,掷在一边,置之不理。

正在此时,胡畴奏表至京,报说征西将军马贤入敌重围,为国捐躯。

汉顺帝叹道:悔不听大将军良言阻谏,使此老将尽毁一世英名,朕之过也。马贤虽败,念其平生功高盖世,诏命赐给家中布三千匹、粮食一千斛,下令汉阳郡守,收尸厚葬。封马贤之孙马光为舞阳亭侯,每年食租税百万。

太尉:陛下圣明,顾念功臣,百官同感。奏请更派侍御史出京,前往陇右督察收录马贤各营士兵,并对死伤者家人进行慰问救济。

顺帝:依卿所奏,即行办理,不得有误。

太尉:喏,臣领旨谢恩。

字幕:永和六年春,巩唐羌骑兵三千余人攻略陇西郡,焚烧汉家园陵,抄掠关中。

顺帝闻报,诏遣中郎将庞浚为帅,召募勇士一千五百人屯于美阳,声援凉州。

三月,庞浚折本入京报捷:武威太守赵冲奋勇进兵凉州,大破巩唐羌,斩首四百余级,获马牛羊等一万八千余头,降二千余人。

顺帝闻报甚悦,即命赵冲总督河西四郡之兵,以扼诸羌东进之路。

巩唐羌千余人东进受阻,由此转攻北地郡。赵冲与北地太守贾福带兵迎击,战之不利。

是年夏,匈奴中郎将张耽与度辽将军马续合兵,进攻句龙王吾斯。于通天山大破乌桓、匈奴联军,阵斩乌桓大人阿坚,缴获大批牲畜财物。

吾斯再次逃走,乌桓余众悉降于汉。

八月初四,大将军梁商病重。因自觉去日无多,遂将儿子梁冀唤至榻前,训戒道: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无以辅益朝廷,死必耗废帑臧,衣衾饭含玉匣珠贝之属,何益朽骨。百僚劳扰,纷华道路,氏增尘垢,虽云礼制,亦有权时。方今边境不宁,盗贼未息,岂宜重为国损!气绝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殡敛。敛以时服,皆以故衣,无更裁制。殡已开冢,冢开即葬。祭食如存,无用三牲。孝子善述父志,不宜违我言也。

再三叮嘱,言罢逝世。

顺帝闻讯,亲临致哀。梁冀欲遵父遗嘱理丧,朝廷不许,赏赐东园秘器、银镂、黄肠、玉匣等什物共二十八件,钱二百万,布三千匹。

顺烈皇后出私钱五百万、布一万匹,亲自送丧。顺帝送至宣阳亭而回,赐谥号为忠。

深秋九月,诸羌九千余骑攻略武威,凉州震动。

汉廷诏命:遣行车骑将军执金吾张乔为帅,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内、南阳、汝南三郡之兵,共一万五千人,屯卫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将安定郡治由临泾迁至扶风,将北地郡治由富平迁至冯翊,以避诸羌。

其后不久,荆州郡守上表,声称百姓连年起事,屡剿不绝,奏请朝廷派兵平叛。

顺帝览表,诏命改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李固为荆州刺史,率军前往镇抚。

字幕:李固,字子坚,汉中郡城固县人,司徒李合之子。

镜头闪回,李固登场。

李固相貌奇特,头骨突出如同鼎足,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且有龟文。

李固虽然出身权贵豪门,但却好学,少时便常改变姓名,不远千里步行寻师,研习五经十多年之久。更博览古今书籍,通晓风角、星算、河图及谶纬之术。

在太学求学之时,李固常偷到公府看望父母,不欲同窗诸生知道己是司徒李合之子。

四方志士大都羡慕李固风采,而来向其学习,并赞叹道:此又是第二个李公矣。

司隶校尉、益州刺史闻其贤名,都命汉中太守推举李固为孝廉;司空闻之,也发聘书,征辟其为掾属。李固自以为学问未就,皆不就职。

阳嘉二年六月初八日,京师洛阳宣德亭地裂,深沟长达八十五丈。

顺帝召集三公九卿,命荐举淳朴直言之士,问以革除弊病对策,并如何为政。李固受卫尉贾建举荐至京,参见天子,乃在奏对中弹劾顺帝乳母以及宦官。

对策一出,满朝皆惊。顺帝非但不怪,反以李固对策为第一名,并纳其谏,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其私舍。凡被李固点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罪,朝廷一片肃然。

自此之后,顺帝便命李固为议郎。

皇帝乳母宋娥以及被弹宦官,对李固非常痛恨,于是引互串联密谋,伪造匿名奏书,罗织罪状,诬谄李固种种不法。

顺帝受其匿名奏书蛊惑,下令查办李固,诏书不经尚书台而直接下达。

大司农黄尚闻知,请求执金吾梁商营救。尚书仆射黄琼也入宫密奏,请重新辩审此案,以明事实真相。

经过详细调查,李固冤情大白,因被释放,调离朝廷,担任广汉郡雒县令。李固行到白水关,解除印绶还给朝廷,自回家乡汉中,关门杜客。

两年之后,梁商为大将军,聘李固为从事中郎。李固见梁商为人谨慎懦弱,不能整饬法纪,于是奋笔疾书,慷慨进言。其书略云:

《春秋》褒仪父以开义路,贬无骇以闭利门,夫义路闭则利门开,利门开则义路闭也。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朝廷初立,颇存清静,未能数年,稍复堕损。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洇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又即位以来,十有余年,圣嗣未立,群下继望。可令中宫博简嫔媵,兼采微贱宜子之人,进御至尊,顺助天意。若有皇子,母自乳养,无委保妾医巫,以致飞燕之祸。明将军望尊位显,当以天下为忧,崇尚谦省,垂则万方。而新营祠堂,费功亿计,非以昭明令德,崇示清俭。自数年以来,灾怪屡见,比无雨润,而沉阴郁泱。宫省之内,容有阴谋。孔子云:“智者见灾,考虑其由;愚者见异,视若无睹。”天道不论亲疏,故可敬畏。若能整顿朝廷纲纪,推行正道,选立忠良,则将军必继伯成之后,建崇功伟业,成全不朽荣誉。其沉湎于荣华富贵,追求高位之外戚,焉能与将军同日而语哉?

梁商览其奏书,不以为意,亦不听从。至永和元年,太尉王龚痛恨宦官专权,上书极力陈其罪状。黄门常侍指使门客,向朝廷诬告王龚有罪。顺帝信以为实,遂命王龚自辩。

李固听闻此事,再向梁商上书,请其出面营救王龚。

梁商亦知王龚被诬冤枉,即日进宫,向顺帝进言,事情才告平息。

永和三年,日南郡象林县蛮族首领区怜叛乱,攻城夺县,杀官掠富。朝廷诏命侍御史贾昌为帅,与州郡官府合力讨伐。

汉军不胜,反受区怜围攻年余,援兵粮草都无法接济。

顺帝召集朝廷百官,以及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四府掾属,询问对策。众人大都主张征发荆、扬、兖、豫四州军队,前往交趾增援。

李固力排众议,当场批驳道:若荆、扬无事,征发其兵可也。然今二州盗贼磐结不散,武陵蛮夷未辑,长沙、桂阳数被征发,如复扰动,必更生患,其不可一也。又兖豫卒被征发,远赴万里,无有还期,诏书迫促,必致叛亡,其不可二也。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亡者十必四五,其不可三也。远涉万里,士卒疲劳,比至岭南,不复堪斗,其不可四也。军行三十里为程,而去日南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计人禀五升,用米六十万斛,不计将吏驴马之食,但负甲自致,费便若此,其不可五也。设军所在,死亡必众,既不足御敌,当复更发,此为刻割心腹以补四支,其不可六也。九真、日南相去千里,发其吏民犹尚不堪,何况乃苦四州之卒以赴万里之艰哉!其不可七也。

群臣听他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满堂皆惊。

顺帝连连点头,笑问道:若依卿计,则待奈何?

李固奏道:前中郎将尹就讨伐益州叛羌之时,益州便有民谚唱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皆都不附朝廷,反而助贼。其后尹就被征还朝,以兵权交付刺史张乔;张乔因其将吏,旬月之间便即破殄寇虏。依臣之计,宜更选有勇略仁惠可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悉使共住交趾。今日南兵单势孤,且无谷可食,守既不足,战又不能,可将官民迁徙到交趾,平乱之后再命返回。同时可招募收买蛮夷,使其互相攻杀;如有能离间敌人、斩杀蛮夷首领者,许以封侯,赐予食邑。臣举故并州刺史长沙祝良,性多勇决;又南阳张乔,前在益州有破虏之功,皆可任用。陛下宜即拜祝良等便道之官,前往平乱,必能奏功。

天子再问四府掾属:李固意见,卿等以为如何?

众人:臣等不敏,完全同意李固之策。

顺帝喜而从之,当即下诏,任命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

张乔至任,开示慰诱,交趾叛民并皆降散。

祝良到达九真,单车入于贼营,布设方略,招以威信。叛军无不拜服,望风而降者数万人众,各蛮寨并皆为祝良筑起府寺,奉若神明。

由是不费朝廷大军,五岭之外复归平定。

闪回结束,永和六年。朝廷任命李固为荆州刺史,前往平叛。

李固奉旨出京,就职荆州刺史。上任伊始,即刻派出官吏,慰劳访问境内,赦免寇盗以前罪恶,皆命复为良民。于是收编叛贼头目夏密党徒六百多人,并命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半年时间,所有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无事。

平定叛乱之后,李固复又追究民变源由,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秽行。

高赐等人大惧,以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希图免罪;李固闻知,抓得更紧。

梁冀得到重贿,为助高赐等人脱罪,于是上奏:李固为荆州刺史,未达半载,境内盗贼无踪,诸叛皆平,实为国之栋梁,治世能臣。今太山盗贼屯聚多年,郡兵虽有千人之众,但因追讨不力,不能制伏盗贼。臣请调任李固为太山太守,以平盗乱,诚社稷之幸。

顺帝以为善计,立即准奏,诏命李固交卸荆州刺史,调任太山太安。

李固接旨,只得放下高赐之事,转任太山。到职之后,只挑选留任一百多精壮士卒,余者全部罢遣回家种田,然后以恩信招诱盗贼投降。

不到一年,太山郡中贼人俱都逃散,还归田里。

由此天下太平,兵戈渐息。顺帝派遣杜乔等八人为使,到天下各郡案察民情,以考核郡守政绩高下。杜乔到达兖州,因见太山郡路不拾遗,遂表奏李固政绩为天下第一。

顺帝览奏大喜,诏命李固升任将作大匠,还京就职。

李固还朝,以为朝廷要职皆被宦官及外戚所据,以至国运不振;于是不断上书,向朝廷举荐贤士人才。乃先上疏推荐江夏黄琼、汝南周举等人,继又推荐陈留杨伦、河南尹存、东平王恽、陈国何临、清河房植等,皆为当世名儒。

顺帝皆都准奏,立即下诏召用杨伦等,又调升黄琼、周举,更任命李固为大司农。

周举原为巡察八使之一,奉旨案察天下。回京之后,因同杜乔共同上疏,劾奏许多不法官吏,其中多半是宦官宾客亲属。

顺帝览奏,遂命近臣暗中示意八使,对此不必深究。又指使有司,自此之后凡太尉、司徒、司空三府选任令史,或光禄署试尚书郎,都靠朝中重臣关系特派,不再选试。

李固闻此,便与廷尉吴雄上疏:臣等以为,巡察八使既为朝廷所派,以考天下官吏政事,则切忌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其所检举者,应赶快诛罚;至若选举署置,可让有司去办。

顺帝见其言之成理,只得准奏,于是诏命罢免八使所检举刺史、二千石官员,又减少特派,并责成三公明加考察。诏命下达,朝廷上下大加称赞。

李固又与光禄勋刘宣上言:近来选举牧守,多数不称其职,甚至横行无道,侵害百姓权益。陛下应停止享乐游玩,专心庶政,则朝廷勤政,天下幸甚。

顺帝采纳其议,于是下诏各州:令劾奏太守、县令以下官吏,对为政乖错不正、对百姓无益者都免去官职;有奸秽重罪官吏,一律收付诏狱。

由是天下百姓拍手称快,贪官凛然,奸吏束手。

字幕:永和六年之次,诏命改元汉安元年。

画外音:是年张道陵隐居蜀中,编成道经四部,分别名为《太清》、《太平》、《太玄》、《正一》,自称得之于太上老君亲授,内容多言炼丹求仙之术,也有谈玄理,以及评论古圣贤得失文字。所出道藏四部,此后皆被奉为道教经典。

镜头转换,陇西凉州。

汉安元年四月,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进兵安定郡,大破烧何种羌,斩首一千五百级,缴获牛、羊、驴等十八万头。

是年冬,再度击破诸羌,斩首四千余级,又追至阿阳,斩首八百级。于是种羌前后三万余户,至凉州归降汉朝。

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闻报大怒,再次纵兵入塞,并与且渠伯德等人联手抄略并州。

消息传至洛阳,顺帝下诏:命大将军及三公等有司各部,各推选武猛堪为将校者一人,殿前试用有效,皆命到边关带兵御敌。

与此同时,顺帝再次派出巡察八使,乃是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共计八人,出京巡行天下州郡,宣扬风化,考察地方官员有罪者上报朝廷。县令长以下不必上报,可立即收狱治罪。

杜乔等人受命,辞帝出京而行。唯独光禄大夫张纲行至洛阳都亭,再不前行,却将车轮埋于亭下,昂然说道:朝中豺狼当路,不即谫除,安问郡县狐狸!

于是复还府中,连夜写成折本,次日赴阙,劾奏大将军梁冀兄弟官居高位,专事贪污,搜乔无度,无君之心十五事上报。

当时梁冀之妹梁皇后甚是得宠,故此天子虽知张纲所言为是,但却搁置不问。

大将军梁冀闻说张纲劾奏自己,因此大怒,随即上疏:今有广陵人张婴,率众起事于扬、徐之间,已十余年矣。历任郡守,皆不能治。臣举能臣张纲,可为广陵太守。

顺帝不知是为借刀杀人之计,尚谓梁冀以德报怨,于是欣然准奏,诏命张纲赴任。

张纲奉旨到职,即带随从十余人,亲至张婴营寨,与其相见,晓以利害:前任太守贪暴肆虐,以致阁下聚众起事,实谓事出有因。今朝廷不愿以刑罚相加,故遣某任太守,示以天子恩德。一念之间,阁下便可转祸为福,定要仔细考虑,休得自误也。

张婴听说,大为感动,次日便率所部万余人投降。

张纲复又单身入其营垒,与张婴部下诸将欢宴一番,立誓订约。

其后不到旬日,张婴便遣散部众,各使还乡,复为良民。张纲投桃报李,檄令各县官吏为张婴部众安排住宅、田地诸事,不可歧视。

由此百姓悦服,徐、扬之间逐渐安定。

字幕:汉安元年十月,太尉桓焉以日食免官。桓焉字叔元,沛郡龙元人,以明经着称。永初元年为安帝之师,先后为太子少傅、太傅;又历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顺帝拜为太傅,永和五年为太尉,始登三公之位,今以日食策免,遂耿耿于怀,次年病死于家。

镜头转换,陇西凉州。武威太守赵冲出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多示抚慰,借以招怀叛羌。罕种羌率其邑落五千余户降汉,烧何种羌三千余落就此势孤,退至安定一带游牧而居。

字幕:安定二年五月初五日,会稽郡上虞舜江,迎潮神祭赛大会。

巫祝曹盱极善弦歌乐舞,故被乡里所请,在舜江中溯涛起舞,以迎潮神伍子胥。

正在船上载歌载舞之际,忽然狂风突起,巨浪滔天。观者惊叫声中,祭舟倾覆,曹盱跌入水中,随浪沉浮,终至淹没江底。

狂风过后,众人顺水打捞,不见曹盱尸体。

曹盱之女名叫曹娥,年仅十四岁,驾船沿江号哭寻找,昼夜不绝。寻找旬有七日,乡人劝之不听,最终赴水而死。

画外音:及至汉桓帝元嘉元年,度尚时为上虞县令,闻说曹盱之事,引以为奇。于是为彰风化,命为孝女曹娥造墓建庙。欲立石碑,先使属吏魏朗操笔,久而未出。偶一回顾,忽见弟子邯郸淳在侧,遂令其试作碑文。邯郸淳当时甫至弱冠,从容捉笔,一挥而就:


页面连接:http://www.3869295.com/txt_0_2yvey/qkerwrr2.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四库书小说网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